波士顿科学举办冠脉介入技术发展与管理主题论坛,开启“无限畅愈”新篇章

2025年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波士顿科学的展台上,迎来了一场高规格的行业对话——“无限畅愈-…

2025年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波士顿科学的展台上,迎来了一场高规格的行业对话——“无限畅愈-冠脉介入技术发展与管理”主题论坛。本次活动汇聚了临床专家学者与产业代表,共同擘画了冠脉介入领域从“血管开通”迈向“血管修复”的新蓝图。

2024年,中国冠脉介入治疗总人数约210万,占住院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在临床实践的最前沿,治疗理念正悄然生变——药物球囊技术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国已有超过13%的患者从中受益。当传统的金属支架仍在为解决血管再狭窄与患者长期服药负担而努力时,以“无植入”为核心理念的药物球囊技术,正通过其精准的局部药物释放,为小血管、分叉病变等复杂临床场景提供更优解,逐步成为介入治疗升级的重要引擎。

在这场关于技术演进与临床管理的思想交锋中,多位权威专家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波士顿科学中国区冠脉介入和结构心脏瓣膜事业部高级总监龚文浩在致辞中介绍,AGENT™药物球囊是目前全球唯一同时获得欧盟CE、美国FDA和中国NMPA认证的药物球囊,标志着冠脉介入理念从“金属植入”向“介入无植入”的转变。他表示,波士顿科学非常高兴能借助进博会平台将这款创新球囊引入中国,期待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与临床及医工领域专家共同探讨药物球囊的未来前景与临床实践中的挑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戴宇翔教授从临床角度系统梳理了冠脉介入技术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中国不仅是冠心病大国,也是介入大国,2024年手术量已突破200万例。随着治疗理念从“解除狭窄”向“整体结局改善”演进,介入无植入技术应运而生。药物球囊本质是“输送药物的系统”,通过局部递送抗增殖药物实现血管功能性修复,特别适用于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及高出血风险患者。他特别指出,AGENT™药物球囊凭借其优秀的输送性能和持久的抗狭窄能力,已在国内多家中心获得临床认可。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用评价分会蔡葵会长从医学工程学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科技创新对医疗器械进步的推动作用。他指出,药物球囊属于典型的“药械组合”产品,融合了材料学、药物学和影像技术等多学科成果。优秀的药物涂层应如“防水型化妆品”,在血流冲刷下仍能有效附着并精准释放。他强调,未来药物球囊将向个性化、多功能方向发展,并呼吁加强真实世界数据研究,以临床证据推动技术迭代与政策支持。

在互动展示环节,波士顿科学现场演示了AGENT™药物球囊的核心技术。该产品在保证输送顺畅性的同时,实现药物高效递送与长效留存,为临床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无植入”治疗新选择。整场主题论坛全面展现了冠脉介入领域的新进展,随着药物球囊等创新器械的应用趋于成熟,一个以患者长期获益为核心、更精准、更微创的冠脉介入新时代正加速到来。

关于作者: 中华晨报

为您推荐